征文获奖|刘可可:润物无声,育德有痕
三年的高职教师生涯,让我深深明白:教育,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业,而是一点一滴的坚持,一言一行的影响。我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,教着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,也是一名辅导员,陪伴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们。
我们没有名校的标签,但我们拥有同样炽热的青春与奋斗的可能。我的教育故事,藏在一堂课、一段谈心、一个实习机会和一张合照里
一堂课:唤醒英语学习的信心
在很多人眼中,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似乎“八竿子打不着”。刚入职那年,我第一次走进教室,看到的,是一双双对英语“无感”甚至“抗拒”的眼睛。
我没有急着讲语法,而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。我带来国外动物疫病案例,用简短视频讲解国际宠物护理市场的现状。我和他们一起查词典、查资料,翻译动物保健说明书,用实用的方式打开他们学习英语的大门。
更重要的是,每个学期我都会安排一次“英语自我展示”活动。学生们用PPT介绍家乡特产、未来梦想,甚至有人模仿英文宠物诊疗流程演练对话。他们从一开始的局促羞涩,到后来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。我看到一位原本腼腆的女生,在展示结束后向我说:“老师,谢谢您给我上台的机会,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‘发光’。”
英语课,不只是语言训练,更是自我唤醒。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表达练习,都是一次心理的锻炼与成长的催化。
一段谈心: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
有一天中午,我在办公室整理材料,一个学生犹犹豫豫地走了进来。我看出他神色不对,便主动让他坐下聊聊。他沉默了一会儿,低声说:“老师,我想退学了,家里条件不好,学费也交不上,我不想再念了。”
那一刻,我心头一紧。我没有急着劝阻,而是先听他倾诉完心里的顾虑。然后我告诉他,其实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多种资助政策,比如助学贷款、勤工助学等,“只要你愿意继续读,我们一定能一起想办法”。他看着我,眼里闪过一丝动摇,却还是说:“我也觉得上学没什么用,出来打工也能挣点钱。”
我没有批评他的想法,而是耐心告诉他,高职教育的价值并不只是“读书”,而是提升技能、拓宽眼界、塑造长远的职业路径。我还请班长私下和他聊聊,在一次又一次的谈心和班级力量的支持下,他慢慢改变了态度,不仅重拾了学业信心,还参与了实习项目。
今年,他即将顺利毕业,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,还特意给我发了消息:“老师,谢谢您当时没放弃我。”那一刻,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辅导员的职责,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,而是在学生最犹疑、最低谷的时候,愿意陪他走一段路。只要他还愿意试一试,我们就绝不放弃。
一个实习机会:打通从教室到社会的通道
高职教育的目标,是让学生“下得去、干得好、留得住”。而实习,便是他们迈向社会的第一道门槛,是课堂与现实之间最直接的连接。
在我所带的汽修专业的学生中,不乏对学历心存焦虑、对未来充满不安的身影。有的学生因一次面试失利而意志消沉,有的则对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活茫然无措。看在眼里,急在心中,我主动联系专业老师,组织开展“简历诊断”“模拟面试”等活动,尽力帮助他们缩小“从校园到社会”的落差。
我曾陪着一名学生,反复修改简历十几次。那是一名性格内向、技术不错却不善表达的孩子。我们一起打磨每一句话、推敲每一项经历。他最终顺利通过了面试,进入一家4S店实习。那天下午,他打来电话,语气中藏不住激动:“老师,我穿上工装的那一刻,突然觉得,自己真的长大了。”
我始终相信,帮助学生打开职业的第一扇门,是教师的责任,更是教育的意义所在。他们未必一出校门就光芒万丈,但只要有人陪他们走好第一步,他们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一张合照:记录师生之间的温情时光
每个学期,作为辅导员,我都会和自己所带的班级拍一张合照。很多人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形式,但在我眼里,它是一次回望,也是一次确认——我们一起走过。
合照从来不规定姿势,大家笑着、跳着、拥着,有的还比着各种各样的手势。每张照片背后,都藏着一学期的奋斗、困惑与成长。有学生顺利入伍,有人成功就业——而那一张张合照,见证了他们找到人生方向的过程。
他们常会在朋友圈晒出合照,并配上一句话:“汽修二班,未来可期。”看着照片里的自己,我也会告诉自己:原来坚持和温柔,是会被记住的。
“铸魂强师,奋进有我”这八个字,不只是征文的题目,而是我每天走进教室、走进宿舍、走进学生内心时的真实状态。
我从不奢求每位学生都能出类拔萃,但我愿意成为他们成长路上那个默默撑伞的人。我愿用一堂课唤醒兴趣,用一次谈心舒缓迷茫,用一个实习机会打通现实的桥梁,用一张合照凝结时光。
我是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,我用一点一滴的行动,书写属于教育者的温柔和坚定。我相信,哪怕没有掌声和灯光,只要有学生在前方等待,我就有理由,一路向前。
供稿:人事处